公司动态

首页  »   党群工作

三十一年如一日,情倾环卫洁万家-——记全国先进工作者、聊城市城管局环卫处清运队维修工王德洪

信息来源:顺成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点击量:732

编者按  11月24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李克强主持大会,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这天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参加大会,聆听习总书记讲话的人中,就有全国先进工作者、聊城市城管局环卫处清运队维修工王德洪,他是此次山东省受表彰的125人中唯一的环卫工人,下面是他的先进事迹报道。


今年50岁的王德洪,连续31年奋斗在环卫一线,他熟悉聊城市城区大街小巷的所有垃圾中转站,却不曾有机会熟悉城外的世界。11月24日,他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环卫工人。

19岁与环卫结缘,一干就是31年
  1986年,王德洪初中毕业在家务农。3年时间里,王德洪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不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用打工来弥补。”1989年,王德洪只身一人来到聊城,做起了环卫工。那年,他19岁。今年王德洪50岁,在环卫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1年,清运的垃圾总量达十几万吨。 

“维修工是最脏的活儿,当时年轻人都不愿意干。”王德洪回忆说,以前垃圾站的垃圾箱是地下箱,如果坏了,需要钻到箱内维修,垃圾的刺鼻气味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他没有推脱,主动当起了垃圾箱维修工。苦和累是工作的常态,王德洪苦中作乐,将重复的事用心做,不仅对这份常人看起来“有味道”的工作充满热爱,还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掌握了垃圾箱的维修技术。

今年10月18日晚11时,聊城市青年渠垃圾中转站的垃圾箱油缸油管破裂,正在熟睡的王德洪接到通知后,拿起工具箱就往现场赶。

“垃圾箱坏的时候,不管多晚都得抓紧过去,不及时修,垃圾运不出去就会造成堆积,影响第二天的垃圾转运。”王德洪说。
  为保证垃圾正常运送,王德洪每天在城区各个垃圾中转站间巡逻检修,定期做垃圾箱的日常保养。谈起分布在城区27个垃圾中转站的42个垃圾箱的情况,王德洪可谓“门儿清”。



不间断学习新技术,垃圾箱里练本事
  今年疫情期间,聊城市凤凰台垃圾中转站的油缸突然停止运动,负责人向王德洪求助。“晚上11点给王师傅打的电话,不到12点他就修好了。”王德洪及时找出“病因”并解决,保障了垃圾中转站的正常运行。高效率离不开王德洪日臻成熟的维修技术。
  当前,随着聊城市城区垃圾数量增多,垃圾箱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为了确保每个垃圾箱工作起来都“不掉线儿”,垃圾箱内的机器需要每年更新一次,这在无形中加大了王德洪的工作量,对他的维修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是积累的,必须得不间断地学习新技术,这样才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王德洪说,刚做维修工时,他常常为找不出机器故障的原因而苦恼,有时即使找到了机器的“症状”所在,也不知该如何下手解决。为此,王德洪在维修时碰到技术难点就四处请教,然后自己再不断地摸索、钻研,直到能独立完成检修的任务。

油缸油管爆裂是垃圾箱经常出现的问题。城区的垃圾运到中转站后,装进垃圾箱,箱内的两个牵引擎前后伸缩,推动两侧压板对垃圾进行压缩,由于挤压垃圾产生的压力过大,油缸油管常常会破裂损坏。而维修油管的地方只有40厘米宽,王德洪每次都需要蜷缩在满是污渍的垃圾箱内检修。“维修次数多了,不仅技术熟练了,对垃圾箱里的腥臭气味似乎也‘免疫’了。”王德洪说。
  人们连看都不愿意看的地方,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因工作突出,2012年12月,王德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舍小家顾大家,垃圾箱是他的牵挂
  从一个环卫岗位上的新手,到业务精湛的维修能手,王德洪悉心养护垃圾箱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长。显然,这已不单是他的工作,更是他最割舍不下的牵挂。“没办法,我不能歇。”
  前几年,聊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复审进入攻坚阶段,王德洪白天负责城区街道两旁卫生死角的垃圾清理工作,夜晚负责清运站点的生活垃圾,任务重、责任大,有时一天都回不了家。此时,王德洪的父亲检查出患有肝癌,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德洪选择在凌晨下班后到医院陪护,天没亮继续回到岗位工作。在父亲住院的半年时间里,王德洪没请过一天假,并在该年创下了连续加班加点的最高纪录。


“好女不嫁环卫郎,夜夜守空房,好不容易盼回家,盼回一堆脏衣裳。”王德洪早出晚归,回到家衣服常脏成一件“油衣裳”,虽然王德洪早已习以为常,但提起妻儿,他却心怀愧疚。30多年来,王德洪每天都能把城区的生活垃圾清理干净,但对于自己的小家,他未能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义务。
  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晚上气温在零下10℃以下,王德洪的儿子突然发烧接近39℃。看着儿子被烧得通红的脸,王德洪仍顶着寒风走出家门,坚持完成了城区的垃圾清运任务。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风雪中,王德洪却默默流下了眼泪,“干了这行,咱就得干好,怎么能推脱。”( 刘桐  张蕴)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