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全省各级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16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城市审批系统)全部上线运行,并与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管系统(以下简称国家、省监管系统)实现对接,16市“一张蓝图”接口均通过住建部校验,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现通知如下:
一、推进系统互联互通
目前,各城市审批系统累计已与228个相关业务系统联通,基本实现与国家、省监管系统纵向联动,与城市政务服务平台、投资在线审批平台等横向协同。在此基础上,各市要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打通联通障碍,集中力量解决信息共享中存在的堵点问题,确保6月底前与需要联通的业务系统全部实现联通。各市与省、国家垂直建设的业务系统联通中需要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帮助的,可提出书面报告,共同研究解决。
二、全面推行系统审批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分工方案》(鲁政办发〔2019〕29号)要求,2020年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部纳入审批管理系统运行。目前,部分城市所辖县(市、区)及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尚未纳入审批系统运行。各市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加强对所辖县(市、区)及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加快提高审批系统覆盖面,确保4月底前,辖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全市统一的审批系统运行,实现系统之外无审批。
三、积极推广掌上办理
《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城市审批系统应接入“爱山东”APP,实现信息填报、进度查询、咨询服务等业务掌上办理。各市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强化技术保障,协调市大数据主管部门,按照《“爱山东”应用接入及管理规范》规定流程推进对接,6月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在“爱山东”APP各城市分厅上线运行,实现城市审批系统接入“爱山东”APP全覆盖。省级将适时在“爱山东”APP省级大厅开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栏,采取“成熟一批、接入一批”的方式,选择系统建设运行基础较好的城市率先入驻“爱山东”APP省级大厅。
四、优化完善“一张蓝图”
目前,各市“一张蓝图”接口虽均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校验,但总体上看,多数城市“一张蓝图”质量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尚存在较大差距;从全国情况看,我省各市“一张蓝图”整合专业规划数量、统筹项目实施数量较低。各市要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一张蓝图”城市行政区划、遥感影像、三区三线、项目选址图层等要素,同时持续优化相关功能,加快实现基于“一张蓝图”的项目检索定位、信息展示、合规性检查,为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项目策划生成、并联审批提供支撑。
五、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提高城市审批系统数据质量,是开展统计分析、监督管理、辅助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各市审批系统上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项目到3200余个,但从上传数据看,有的城市未设置项目审批里程碑事项状态,导致出现审批时间逾期问题;有的审批项目数据存在字段信息填报不准确、金额和面积录入单位不规范等问题。如部分项目投资额为0,个别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数据明显失真。数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全省审批数据汇总分析。各市在保证数据实时传输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按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在审批系统相关库表中规范填报行政区划、投资金额等信息,及时准确设置项目审批里程碑事项状态。对已上传的数据,要组织人员于3月底前进行集中审核,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畸高或畸低数据,及时进行调整。
六、强化信用信息应用
各市要按照《山东省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鲁政发〔2019〕9号)要求,进一步完善审批系统信用行为记录、红黑名单管理等功能,将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失信行为纳入审批系统,并与省、市信用平台互联互通,加强信用信息共享,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提出支撑。
山东省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代章)
2020年3月18日
来源: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